台東縣太麻里溪流域是莫拉克風災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位於金峰鄉的嘉蘭部落為「離災不離村」的永久屋基地,歷經3年由政府及NGO團體協力重建下,永久屋重建已全數完成,拉灣橋、嘉蘭橋以及溫泉人行吊橋亦將在今年陸續完成,另產業重建在行政院重建會以「卜拉米專案」平台整合推動,讓公私部門與部落居民透過此平台凝聚共識,提出文化與人文相結合的示範村,建構嘉蘭部落產業的新願景。
行政院重建會為持續推動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之產業發展,於今(11)日由張恒裕主任秘書及陳德福副處長主持召開「卜拉米專案-嘉蘭永久屋基地第8次專案會議」,邀集原民會、農委會、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等相關中央部會及台東縣政府、金峰鄉公所、部落代表以及在地民間團體等共同參加,並確立嘉蘭部落產業將結合人才培力與農村再生等計畫,扶持在地組織積極推動當地產業永續發展。
金峰鄉公所葉愛祥秘書表示,非常感謝行政院重建會的同仁在重建三年中不分假日、晝夜投入在嘉蘭部落的用心,讓重建居民深深感受到重建會寒中送暖的溫馨,在嘉蘭村各項硬體建設陸續完成後,在推動軟體的部分由嘉蘭社區發展協會、文化經濟產業促進會向勞委會提出培力就業計畫推動部落傳統陶珠(甕)木雕工藝、農產品加工行銷及部落導覽服務行銷等多元人才培訓。
社區發展協會黃志明理事長表示,計畫不但增加了在地的就業機會,亦提升了在地民間組織的服務能量,至今獲致有相當亮麗的成果,另外也同時透過農委會既有的農村再生計畫積極發展並營造親切友善的環境,維護部落人文與生態景觀,讓產業文化風華再現,藉由「造人」(人才培育)與「造景」(景觀再造)及「造產」(傳統農作產業)等社區營造下,將美麗的嘉蘭部落美景與深度原民文化介紹給全國民眾。
在各項硬體設施陸續完成後,行政院重建會表示將持續透過扶植部落在地組織與產業工坊,建立當地的產品特色,並透過各項人才培育及產業行銷活動之舉辦,培養自主營運的能力,進而增加特色文化行銷與展售能力,並與觀光產業推動計畫相結合,讓每位部落居民都能夠透過自己的力量,在新嘉蘭生根、發展、茁壯!

培力人員專心製作陶珠情形

部落廣場中頭目示範屋做為後續文化傳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