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8年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隨著重建工作的開啟,災民陸續入住永久屋,生命財產亦獲得保障。行政院重建會繼生活重建之後,接著推動文化重建工作。目前除興闢紀念公園、教育園區、原民文化廣場、平埔文物館等大型文化設施外,在社區面向則提出景觀塑造、社區組織、文化保全等多元策略三管齊下,積極推動社區文化重建工作。
針對永久屋之建築風貌、文化地景之硬體重塑為建設標的,行政院原民會提出「莫拉克風災後重建區原住民部落家屋建築文化語彙重現計畫」,並補助各縣市3,400至7,000萬元不等之經費。行政院重建會、原民會及各縣市政府,自100年1月至3月期間分別在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辦理多場計畫說明會。對於有意願營造永久屋文化環境的原民家戶,均可向鄉公所提出申請,以每戶最高補助新台幣10萬元,自行辦理家屋外觀文化圖騰意象施作,計畫第一階段申請之施作並應於100年7月30日前完成。另公共空間及其設施之文化意象營造,也可由行政院原民會所策擬之「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計畫」或內政部營建署所推動之「臺灣城鄉風貌整體規劃示範計畫」項下由地方政府提出,並以僱工購料之方式施作。
另為凝聚莫拉克風災重建社區自主意識並走出災後陰霾,行政院文建會訂定「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計畫」。該計畫99年度共補助災區縣市41個社區從事文化重建工作,以社區總體營造方式深根經營,透過社造員長期駐點的累積經驗,培養社區凝聚力與互助意識,並在專業輔導團隊與諮詢顧問的扶植下,培育社區人才與社區自主營運能動性,從事「社區組織整備與運作」、「文史重建、保存與推廣」、「社區防災」與「社區產業活動」等工作。為配合永久屋基地未來永續社區發展,文建會申請動支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計畫特別預算預備金約2,700萬元,推動「莫拉克颱風災後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培訓計畫」,透過這些計畫的啟動,期待能孕育出更多活化永久屋基地命脈的文化種子,帶動族群間的互動與參與,引入文建會各項相關文化資源,以落實新居地的文化重建與文化紮根工作。本計畫預計5月底辦理上網招標作業。
最後,為保存原住民部落之傳統文化及文史資料,行政院原民會以永久屋入住、祈福及遷村重大祭典儀式、傳統體育競技、傳統歌舞競賽、部落尋根、紀錄片影展、文物館、災區文史資之調查與整理等重要活動為補助重點,於99年度補助10件、經費計232萬元,100年度至目前為止補助2件、經費計40萬元。本計畫預計動用莫拉克颱風特別預算預備金2000萬元,以持續支持災區原住民部落推動各項文化活動。
莫拉克颱風雖然沖毀了家園,但可利用這次的家園的文化重建,重新找回失去的部落組織、文化生命及部落建築倫理。期藉由景觀塑造、社區組織、人才培育、活動推動等多元策略,得以重拾受災地區的歷史與文化記憶,使地方特色文化得以繼續保存、延續,世代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