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延長2 年期間,政府已控留莫拉克特別預算8,000萬元,將推動102-103年社區培力永續發展計畫,除接續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的駐地陪伴服務外,將持續培力莫拉克重建區社區組織加強參與公共事務,建立社區自主重建力量。該項計畫預計於102年1月底前完成承接團體評選作業,計畫執行期間,預計受益人次可達1萬7,700人次以上。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98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政府為積極協助災區居民重建家園,早日回歸生活常軌,落實政府對災民生活照顧的關懷與用心,自99年2月1日陸續於各災區設立27 處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共計41處聯絡站),截至101年12月底止,已提供老人、身障、兒少、婦女等有關心理、就學、就業、生活、諮詢、轉介等服務,服務總人次高達80萬7,545人次,陪伴災民走過最傷痛的時刻,終能以希望迎向新生,也彰顯政府在軟性層面的重視與關懷服務成果。
為推動永久屋社區永續發展,行政院重建會於99年10月1日提出「彩虹永續社區」的規劃,提供社區居民基本生活所需之公共設施,100年10月28日再啟動「卜拉米(Pulami)專案」之資源整合平台,盤點並整合各基地需求及亟待解決事項,並於101年6月再提「莫拉克重建耀動計畫」,就重建新社區產業、就業、文化及生活四大面向切入,串聯各部會及地方,為扎根落實,強化整合資源,讓重建區居民得到更完整及更妥適的照顧。
行政院重建會強調,考量永久屋各基地係屬新社區,社區意識有待凝聚及重建區居民對於社區公共事務參與能量尚待激發,未來將積極整合內政部社區培力計畫、文化部文化種子計畫及行政院勞委會的多元/培力就業計畫等人力資源的投入,由中央、地方及民間NGO齊心共同推動永久屋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將一步步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帶動更多社區民眾的主動參與,凝聚社區一體的情感,激發彼此對家園的關懷,增進參與公共事務之能量,以達成社區永續發展目標。

永久屋新社區心靈耕地生活營造

社區手工藝展售

彩虹永續社區環境與活動空間營造
|